第354章 余勇追寇,人才难得(1 / 2)

斩邪 南朝陈 1258 字 29天前

对外实施分田制,对内奖励自然不能寒酸。从泾县跟随而来的庄兵,以及各类工匠等,每一口人,每一家子,都获得丰厚的奖赏。

这些奖赏主要来自没收的家族房屋,田产等。

领到奖赏后,诸人无不兴高采烈,笑逐颜开。以前在泾县,他们当中的许多人虽然衣食无忧,但身份上多少显得低微。现在好了,一个个发迹起来,有了自己的大屋子,有了几亩,甚至几十亩的田地,堪比乡绅阶层。

不错,陈三郎此举便是要制造出一批完全属于自己阵营的乡绅阶层来。这样,才能彻底掌握整个崂山府。

所谓奖罚分明,这些人忠心耿耿,背井离乡地跟随自己奔赴雍州,期间经历许多劫难,出生入死,现在拿下了崂山府,不给于相对应奖赏的话,岂不是寒了众人的心?

纵然如苏镇宏之流,也懂得这个道理。只是他个人实力不够,驾驭不来罢了。

陈三郎论功行赏,同时也在构思府衙的分工制度,只要酝酿成熟了,便会正式实行。他深深地知道,无规矩,不成方圆。人心善变,但当制度长存,便能形成巨大的约束,从而使得整套班子能够井然有序地运作下来。

任何有团体存在的地方,都得有制度存在,否则便会乱成一团糟,甚至覆灭。

家有家法,国有国规,说的便是这个意思。

今天已经是大战后的第三天了,残余的旧家族势力基本被肃清一空,再翻不起什么风浪来。

值得称道的是,在整个搜查过程中,张博并没有被以往的仇恨冲晕了头脑,而大肆报复打击。并且能很好的约束部下,有一名老部众扰了民,还被他严惩,打了三十棍子。

这棍子打下去,纪律一下子得到了端正。

陈三郎知道后,暗暗点头。在他看来,打胜这一场仗并不值得有多少吹嘘的地方,重要的是战后的建设。

而建设,最需要人才。

原先的老班底,当初不过是面对一个陈家庄而已,或对于一个小县城而言,尚可应付得来,可当要管理一个大府城,区域一下子翻了数倍,难免就捉襟见肘了。

没有足以胜任的人,制度上关节的执行者便缺失,就会导致运作不力。

这也是陈三郎不愿意现在拿出那套制度的一大原因。

有些事情,得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张博的表现让陈三郎感到满意,出征的江草齐也不差,率众出城,马蹄到处,所向披靡。

经历上次大创,逃走的县城联兵数量还有几千,但互相之间失去了信任,各自为战,甚至不等江草齐打来,他们在逃亡过程中便产生了矛盾,兵兵乓乓拼杀了起来。

失去统领的县城兵丁,下面副将争权夺利,斗得不可开交;即使统领还在的县城,回去之后,也是一蹶不振。

他们的成色,本就是游兵散勇而已。

当江草齐兵临城下,这些人不是望风而逃,就是望风而降。也有些顽抗的,但守不了两三日,城池便被攻破,沦为阶下囚,或者直接奔赴黄泉而去。

不是所有县城都是江草齐亲自去攻打的,因为这些县城分散在不同方位,完全靠一支队伍去打得话,光迂回奔走,就得花费许多时间。因此江草齐分成了三支队伍,自己率领一支,心腹副将孙离带一支、副将周天宇带一支。

孙离与周天宇本来是江草齐的门客,忠心耿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