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节(1 / 2)

但秦国内已经进化到9.0版了。

这是三年前的老古董了。

但问题在于,死士的主人不知道这是老古董,韩王也不知道。

他的鼻子中喘着粗气,虽然韩安看不懂图纸,但这并不妨碍他了解到,这战车是非常非常厉害的发明。

可以连续射出10支箭,而且还是唐弩,这是什么概念啊。

死士终于将自己主人所要传达的最后一句话说完了。

他道:“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虽然听起来不是那个意思,但他所想表达的,应该就是用秦国制造出来的武器攻打秦国制造出的武器吧?

韩安兴奋地搓手,他心道,韩国,说不定有救了。

下属递给了叶孤城一封信。

叶孤城将信件接下,下属静悄悄地退了出去。

不得不说纸真不愧是四大发明之一,当秦国改良出了可以书写易于保存的纸,并且找到了短时间能将纸张量产的方法之后,在短短的几年之内,书简被飞速地淘汰了,读书人都用上了洁白的纸张。

就算是难得识字的拼命都能买得起纸,因为一大块的纸价格还没有打一次酒贵,可以说是最底层的百姓都买得起。

更不要说秦国开设的学校还免费发纸。

关于学校,这可以说是秦国首创的新措施,在此之前,只有大学与小学之分,与后世不同,在这年代小学才是高等学府,是在宫中开设的小课堂,而大学,那则是开设于乡野之间,供下层贵族上的。

私学的兴起让平民也能上学,但也只有富庶的平民能够上学,束脩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并不是人人都能承担起的。

而且,对大部分的百姓来说,上学根本就是必要的啊,秦国可是农本位国家,会种田就行了,再不济大家还能立军功啊!

所以义务教育的开设一开始是因为秦国的钱现在多到让人发指,而嬴政本人意识到科技改变世界之后,终于发现了受教育的重要性。

能培养出吕不韦这样的政治大才,或者是韩非那样的士子,再不济还要有人能够进入研究所为了公输家打下手啊。

然后他就无奈地发现,按照秦国的基础教育,大部分人只能去种地。

但以前,是田地太多收成太少,在针对性地研究农业之后,杂交技术让秦国的产量翻了好几倍,都江堰以及郑国渠的存在保证提供不受天气影响的合理灌溉。

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平均存活年龄上涨,如果还像以前一样,将大部分的劳动力都投入农业,好像就没有必要了。

当然,这不是说秦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商业国家,事实上,他们是再传统不过的农本位国家,农民的数量多到了山东六国无法想象的地步。

他们需要的并不是改变重农抑商的现状,只是进行些微调整,寻找一个对秦国更好的,新的平衡。

族老在朝廷上装死,他们已经学会了眼皮子抬抬不表态。

比起韩国的族老,秦国的族老简直就称得上可爱。

特别是他们的君王,同韩安也不一样,嬴政虽然很礼贤下士,很听得进臣子的劝谏,但他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强硬派。

特别是对他完全不同意的有关于遵循祖制的言论。

客气地听族老抱怨完,然后再客气地把他们送走,转头就寻个理由,让他们十天半个月进不了咸阳宫,这是常有的事。

对于族老来说,可以说是非常不客气了。

但是想想,连太后都被他圈了,嬴政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

他从来都不是个愚孝的人。

可是说是非常强势了。

秦国的族老们捶胸顿足呼天抢地,但等过了一段时间却发现,按照新政运转的秦国竟然真的变得更好了。

哑口无言。

这他们就没办法了。

这群人可不是韩国族老,老秦人务实的天性克在他们的骨血之上,发现新政对秦国更好,自然不会去排斥。

毕竟他们都是真的想让秦国变得更好。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这个国家上下一心的程度,让全世界为之震撼,否则,位置偏远,文化不昌盛,还没有钱的秦国,为什么能够成为战国中的庞然大物?

靠的就是齐心协力。

在某一天之后,嬴政他们忽然发现,他们朝廷上的阻力变小了,无论说什么,都会跳出来阻止他们的族老开始不哼气了。

局势变得越来越好。

话题扯回来,叶孤城从下属手中收到了一封信。

这信件的主人显然不是他,这是从韩国而来,送给韩非的信件。

虽然不太好,但叶孤城还真的是在韩非收到信件之间就将这玩意儿拦截下来了。

他想,自己就算是闭着眼睛都能猜到其中的内容。

展开雪白的信纸,果然。

如果删掉其中抒情的话语以及啰啰嗦嗦的句子,剩下来的也不过就是最后几句隐晦的询问。

能不能打听秦国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