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2 / 2)

明末巨盗 醉酒的男人 3020 字 1个月前

余玉倩倒没有搞什么小动作,她只是老实的接过了石善时的面碗,然后艰难的吃了起来。

待余玉倩吃完了面,其他的几名锦衣卫秘探也都吃好了。石善时于是将余玉倩的手臂重新绑手,然后亲自端着两个空碗钻出马车。

下车的时候,石善时故意的又看了一眼茶摊周围。

此时,方才在吃面的那一对祖孙已然离去,他们的马儿也不见了。石善时暗暗松了口气。这两个突然遇上的不知身份的祖孙,还真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压力。现在,他们终于走了。

石善时很大方的付了面钱,还给了小二五个大钱的打赏。然后,他们也收拾收拾起程了。

出了茶摊后,官道便开始变的窄了。这儿有二十多里是一片旷野,见不到一个村庄。两边都是杂草丛生的野树林。

不过,石善时并不担心,因为这儿离天津三卫已经不远。没有什么贼人会胆敢在这儿闹事的。

石善时一路哼着小调,坐在车辕上轻轻荡着马鞭,想象着自己进京以后,献上余玉倩,加官进爵的风光。几名手下仍然骑着他们的毛驴艰难的追赶着他们头儿的马车。

就在马车爬上一个土坡,正要加速的时候,石善时突然听到两声破空之声。

石善时可不是第一天出来混的,当他听到这声破空之声时,便知道这必是利箭的声音,有人要对他下暗手。于是他毫不犹豫的向马车下面一跳,然后就地来了一个驴打滚。抬头看时,就见自己方才坐着的车辕上已经插上了两支利箭。利箭入木极深,可见力道极大。

“什么人?胆当劫朝廷的车子。”石善时向着两边的树林喊了一声。

然而,回答他的却只有利箭。

这一次,是四箭连发。石善时虽然伸手不错,但这四箭却是一箭连着一箭。没等石善时反映过来,后一箭便又到了。

最终,石善时还是没躲过。第三箭一箭射中了他的大腿,让他身子一顿,接下来的第四箭从他的胸口穿胸而过。

“你们、是什么人?”石善时跪在地上,艰难的吐出最后一句话。然后他再也发不出一点声音了,可他的眼睛仍然死死的盯着前方的树林。显然,他死的很不甘心。

左边的树林里这时露出了两个人来。正是方才他们在那茶摊上遇到的那一对祖孙。

那少年此时手持长弓从一棵大树上跳下来。老人这时也提着一柄钢刀跟在少年的后面。

那几名石善时的手下一见头儿被射死了,吓的调转驴头就跑。

可惜他们的动作太慢,驴子又太不好使唤。不等他们逃走,那少年又是数箭连发。一连箭倒了好几人。

最后只有一名机灵的家伙跳下驴背,钻进了路边的树林,这才逃过了一劫。

少年与老人没有再去追赶那名逃走的锦衣卫,而是收起了弓箭向马车走过来。

“鳌拜,你在这儿守着,我去看看那姑娘。”老人说着,钻里了车子。

余玉倩虽然听到外面的打斗与惨叫,却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她被绑在车子里,不仅手脚不能动,连嘴巴也被石善时用布条塞上了。

这时见到这位老人突然登上马车,余玉倩暗暗警惕。她并不认识这个老人,更猜不出他杀死石善时这些锦衣卫的人的目的是什么。要说他们是俞仁派来救自己的,又似乎并不太像。

因为如果真是俞仁派来救自己的人,他们这时候应该要自报家门了。

可是这位老人上了马车后,却并没有这么做。他登上马车,站在车门边却不说话,而是将余玉倩上下仔细的打量了一遍。

第三百五十三章 女真信使

然后,老人走上前,用刀割断了余玉倩身上的绳子。之后他便又退回到了马车门口,仍然这样的看着余玉倩,却不说话。

余玉倩被这老头看的心里直发毛,但是人家救了自己,她也不能不向他道谢。

“玉倩谢过前辈的救命之恩。不知道前辈是……?”余玉倩没有猜,因为对这位老人实在是没有一点印象。在她的记忆里,她肯定从来没有见过这个老人。

“你是刘子明的弟子?”老人终于开口了。

“正是。前辈认识家师?”余玉倩听这老人提到师父,心里不由的一阵悲凉,但她还是礼貌的回答了老人的问题。

“你师父在哪里?”老人问的很直接。

余玉倩听了这话,脸上一黯。“家师,已经于月前过世了。”

老人听了这话并不吃惊,只是重重的叹了口气。“看来,江湖传言是真的了。刘子明与徐鸿儒都已死了是吗?”

余玉倩黯然的点了点头,“前辈是……?”

老人没有回答余玉倩的话,而是警惕的看了看四周,然后向车下的少年吩咐了一句。

“鳌拜,去把咱们的马儿牵过来。看来,咱们得带上这位姑娘赶紧回去了。”

余玉倩心生警惕,身子便悄悄的靠近了车厢的后面,准备如果有危险,自己随时破车而出。

“姑娘放心。我们是你师父的朋友,只是现在这儿太过危险,我暂时还不能告诉你我的身份。等咱们离开这片地方,我便会告诉你我的身份。”

老人说着,跳下了马车,并向车里的余玉倩说了一句,“下来吧!”

余玉倩犹豫了一下,但还是跳下了马车。因为她觉得这个老人应该不会对自己有什么不利,否则他方才就完全没有必要帮自己解开绳子。而现在的自己也正好无处可去,便跟他们走一趟也是无妨。何况,既然他认识师父,说不定跟在他们后面还能碰到师门的其他人。

余玉倩下了马车,那少年已经从树林里牵出三匹马来。他将其中一匹递给余玉傅,自己跨上另一匹马。

这同时,老人也跨上了另一匹马。向着两人吆喝了一声,“走吧!”

这一对神秘的祖孙领着余玉倩一路向北,尽量的避开官道,改走小道。从他们对地形的熟悉来看,他们显然对这儿十分的了解。

三人一路向北,一直到了山海关附近,那祖孙两才在一个比较靠近海边的小村停了下来。

这村子看上去像是一个渔村,但是村里真正打渔的人应该不是很多。因为村子里看不到多少晾晒的渔网。

祖孙两进了村子,敲开了一户看起来像是村正的人家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