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渴望开拍(2 / 2)

郑小龙也道:“你还扭捏什么,有什么想法?”

“那我可说了……”

许非揉揉鼻子,上前道:“这是部生活剧,讲究自然流畅,多运用口语。而刚才最大的问题,几位话剧风格太浓。

话剧的特点,就是有间隔。语言、动作、表情,幅度都很大,并且是一段一段式的,因为得让现场观众看清楚。”

“这不很正常么?”

凯丽听着不痛快,“我演了好几年戏,一直这么演的,我觉得没毛病。”

“说人话,懂么!”

许非骤然提高音量,咄咄逼人,连珠炮一样,“你经验丰富,你拍过电视剧么?知道电视剧怎么回事么?知道这戏的节奏感在哪儿么?”

末了气势一弱,人畜无害,“这就是生活中的对话,不要有卡顿。”

“……”

凯丽明显吓着了,闭上嘴不敢再言。众人也一凛,不知道他是真发火,还是真教学?

郑小龙笑笑,他也烦对方这点,闹腾,女的又不好说——小许可不管你男女。

“杨清,你最严重,比如刚才那句。”

许老师继续道,“等你再去啊,这菜……你为什么特意停一下?

你这段表情,和对宋大成那段,完全是话剧式的。示意一个人,还得专门扬扬下巴,好像不扬就不是说他的。

电视剧不是话剧,动作幅度不用那么大。

‘等你再去,这菜早卖完了!’不要刻意,只把眼神扫过去,最后四个字突然变调,提高音量,一样是嘲笑。

对宋大成,也是稍微一努嘴,意思就有了。

还有刘慧芳,为什么自己加了个‘大成’?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没有任何逻辑,就像专门给观众介绍这人叫啥。

还不如月娟直接说,‘你要说对你好,还得是大成。’

李雪建倒听得很认真,忽问:“那个时期,这么明显会不会不太好?”

“看情景,首先这本来就是公共场合,其次月娟本来就没背着人,‘还得是那位’,那位是谁啊,就是大成。将指向替换一下,没什么区别。

如果一开始就写,俩人羞答答的低声议论,不好意思,那肯定就不行。”

许非缓了口气,道:“还有李老师,您反应有点快。您这边下棋,同事在那边聊天,您得听那边没声了,脑袋里有个过程,‘诶,怎么没动静了?’然后才抬头看。

李雪建琢磨琢磨,点头道:“有理,我再等一秒钟更好。”

“……”

他这一顿巴拉巴拉,孙嵩都吓傻了,没见过这么这么负责任的编剧。

大家反倒神态自若,许老师又开始了!许老师又开始了!

“我的一点小意见,继续继续。”

许非没穷追猛打,抹身就闪:“我去接个人。”

这货撤了。

现场有点尴尬,鲁小威咳了两声,职业态度没的说,“准备准备,我们再试一遍。”

…………

大院门口,许非等到了李程儒。

这货便是新角色的扮演者,李三斤,因为生下来只有三斤,那年代能活下来是个奇迹。

李三斤话痨,尖酸刻薄,唯利是图,又有非常讨人喜欢的一面。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李程儒,形象气质都合适,就是没演过戏。

丫在《西游记》里忙前忙后,愣是一个角色没捞着,后来正因为演不了戏才下海的。

生意繁忙,谈的时候还犹豫。许非保证戏份不多,集中拍,这才答应。

俩人回到摄影棚,认识一圈,戳在场外一起围观。许非没打算再参与,对鲁小威还是尊敬的,不能蹬鼻子上脸。

很快午休时间。

李程儒蹭了份盒饭,吃的很开心,“原本还纠结,今儿一来又把我戏瘾勾出来了,你放心,不给你丢脸。”

“人的天赋不止一种,你经商行,也有演戏这根骨头,自己别落下。”

“是是,我尽量抽时间吧……哟,李老师!”

俩人忽然起身,却是李雪建捧着铝饭盒过来,“坐坐,什么老师不老师的,我可担不起。”

“您肯定担得起啊,早就想跟您认识认识,现在才有机会。”

“那我还得先谢谢你呢,在报纸上给我好一顿夸。”

说的是《论影视剧的自我修养》,提到他演的话剧《九·一三事件》。

李雪建穿着戏服,一件浅棕色的衬衫,脸型方方正正,寸头,跟王沪生比完全没优势。

他很喜欢聊天的,后来得了鼻咽癌才不敢多说,笑道:“你刚才讲的有意思,新鲜,我一开始挺烦宋大成这个人物,平平淡淡缺乏亮点,现在倒知道怎么把握了,生活化就好。

不过我瞧你那意思,刚才还有没说的?”

“我要全说,这戏就没法拍了。”

许非顿了顿,道:“第一集背景是69年,您是过来人,60年代初那是最困难的时候,自然灾害,棉花减产。”

“对对,我记着是每人2尺1棉布,用完拉倒,多了没有。”

“就是啊,那会的衣服得耐穿、耐磨、耐脏,一水的蓝灰黑,加上军装绿,基本就这四个色。

剧里服装太鲜亮了,没有一块补丁。还有您这衬衫,的确良的吧?69年穿的确良,啥家庭啊?”

“哎哟……”

李雪建一合计,还真是这么回事,“怎么开始没提呢?开拍了才注意到?”

“一来电视剧毕竟不是生活,得有视觉美感;二来我没参与前期。”

“哈!”

李雪建被逗乐了,拍拍他肩膀,“你这,你这人太有意思了!”

那必须的!

许非也乐,肯定比你在梁山有意思啊。

(万圣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