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4改革易家(1 / 2)

这话听着怎么那么不对劲呢?

他敢放手,不是因为胆大。而是因为他了解自家儿子的能力。知道他有本事胜任才会将案子交给他。

只是,老爷子根本不给他反驳的机会,最后直接下命令,让他马上去西山坐镇。

挂了电话,宁夏心情十分复杂,难道他是不管孩子死活的后爹吗?

此时此刻,宁夏特别想媳妇儿。这世上也只有媳妇儿能懂他了。

祖地不通电话,连信都不通。宁夏用了一张从师父那儿收刮来的传讯符。询问媳妇儿啥时候能回来?

没有媳妇儿在身边,他真是觉得哪哪儿都不顺。

易家祖地

易家主已经回来一周了,一周时间够她做许多事情。然而,她却只做了一件事,解除禁锢。她要解解除的,不只是行为上的禁锢,还有思想上的禁锢。

换句话说,她这是要打破传统的家族制。让祖地的人们走出山门,重新融入社会。

毫无疑问,她的这一改革措施,遇到了许多老前辈的阻碍。当然,更多的是得到了年青一代的支持和拥戴。

易家主给他们机会,让他们从山里走出来入学,入职,学自己想学的知识,做自己喜欢的事,将自己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像从小接受的教育那样成为易家主的仆人。

哪怕他们将来学成之后,仍然要回华易为易家服务。但是,他们本身拥有独立的人格。他们给人打工是为了获得相应的报酬,而不是身来就是谁的附属物。

年青人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对易家主只有更加佩服和尊敬。丝毫不知道,他们的家主这么做,其实是为了甩开他们这些依附于易家的包袱。

人老成精的那些老人猜到了家主的用意,却无法改变家主的决定。因为家主说了,他们不想放自家的子孙出去,可以继续留在祖地养老。反正祖地有的是良田,足够他们自给自足的过日子了。

然而,哪家的老子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呢?

若是像之前那样大家都在山里窝着也就算了。正所谓,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有出息了,自家的却还在原地踏步,这怎么能行呢?

最主要一点,易家的用人制度改了。家主明确表示,以后易家用人一看本事,二看文凭。你若没本事,也没文凭,那么不好意思,不管你是不是姓易,都不能录取。

这等于是变像的告诉他们,年青人必需出门求学。不然就要遭到淘汰。当然也不排除有部份心态好的人,确实对外面的世界没兴趣,一心只想当一个逍遥自在的农民。对这类人,易家主也很包容。总之,一切选择皆由自己决定。

易家主一反上次回来的强势作风。这次她表现得前所未有的开明。毫不犹豫的将自己身为家主的权力下放给每一个易家人。

让他们自己选择将来要走的路,自己决定自己的人生。

然后用事实告诉他们,自己选的人生路,跪着也得自己走完!

别再想着遇到事就依赖家族和家主。家主又不是他们的爹妈。凭什么要为他们的人生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