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2 / 2)

第42章 和离第42天

“铺子那边的伙计和跑堂的, 咱们少爷说了, 要先培训一番才能上工。从今天开始,上午一个时辰, 你们几个跟着我学认菜谱, 还有一些简单的字儿, 别给客人念个菜名儿都念不好。店里还请了两个做过酒楼跑堂的老伙计,下午, 大伙儿跟着他们俩, 学着怎么跑堂伺候。”

“不过,这一个月的学徒期,工钱可就没正式开工那么多了, 每个人100文钱, 包吃住和四季的衣裳。等到正式上工了, 按照少爷说的,每个月500文工钱,只要你们手脚勤快不偷懒, 我一文钱都不会少了你们的。”

“剩下的分成几组, 几位老人家,就去鸡舍那边,帮着他们割些青草,煮鸡食,打扫鸡舍,捡鸡蛋,每人每月200文钱;几位大叔, 就去田里帮忙做些农活儿吧,除草、种菜、收拾菜园子什么的,还要堆肥,做什么,村里的雇工会告诉你们,这活计累些,少爷也不会亏待大伙儿,每个月300文钱,一个月管吃五次炖肉。”

“几位夫郎,暂且跟着我们家的针线师傅,咱们还得先把店里要用的衣服被褥门帘子之类的赶出来,这段时间就辛苦一下大伙儿,做的好了,我做主,给你们每人500文钱的工钱。”

这也是宋茗宋叶父子俩昨天提醒他的,原本这些东西,他是打算禀告了少爷之后,一总送到镇上的裁缝店去订做的,虽说是多花了点钱,可总归不用他们烦心了不是?

还是宋茗宋叶父子俩细心,尤其是宋叶,因为被姚亦昕当成是预备店长培养的,时刻都在想着怎么给店里节省开支。之前是没办法,他们父子两就算熬瞎了眼,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铺子里要用的东西都做出来。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这些人里面,那些寻常操持家务的夫郎们,肯定都会针线活的,哪怕不够精细呢,做做门帘子什么的还是可以的。既然如此,宋叶就觉得,他们没必要额外花费一笔钱去外面订做,倒不如把这个机会留给这些人,一来是看看他们的手艺如何,二来,也给铺子里省了一笔银子,三来,他也知道自家少爷是绝对不会亏待帮他干活的人的,趁机给这些人赚点零花钱,也算是帮了他们一把了。

果然,听白十三说给主人家做做针线活都有工钱拿,几个针线活计不错的夫郎顿时喜形于色,而且,听白总管的意思,做得好的话,每人能有500文钱的工钱呢,这可是往年他们在老家,大半年都攒不到的钱呢。

将一应琐事都安排下去后,白十三把登记好的雇工名单,按照分工不同整理出来,拿去给自家少爷看。

姚亦昕一到夏天就生物钟紊乱,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好不容易家里没什么事情了,他昨晚就吩咐了给他留点儿早饭,索性一次睡了个饱,起床的时候,差不多都快早上九点多的样子了,简单喝了点儿黄米粥,不太有胃口,看到白十三拿着登记好的名册过来,这才勉强接过来看了看。

他也没想到这些人竟然都愿意留下来,要知道,这个时空的老百姓,对于故乡的感情可比他们那个时空深刻得多,简直是死也要死在老家的感觉。不过,换句话说,这些人宁可离开故乡也要留在这里,想必,北方的旱情,只怕真的是让这些土生土长的北方人,彻底活不下去了吧?

也不知道他那个心怀天下的工作狂前夫有没有接到消息?应该是接到了吧,毕竟都有逃荒的百姓跑到他们这里来了呢,沿途的官府要是不想凭白负担这些灾民,一定会把事情如实上报的。

呸!他管这个闲事做什么?累死活该!姚亦昕不无恶意地想,心怀天下是好事,可是,也不能天底下的大事都让国师一个人做了啊,秦桧还有几个狗腿子呢,堂堂一个国师,竟然不知道整合国家人才资源,给自己组团个给力的内阁?

“就这样吧,这几天让木柴大叔辛苦一下,做点儿好吃的给他们补补,人手不够的话,从村里雇几个人来帮忙,等过几日咱们再去镇上买几个人放到厨房去,不然家里这么多人,木柴大叔不是要累死了?”

“还有军营那边的供货,”白十三急忙提醒道,“再往北,过了十月就要开始下雪了,今年油泼辣子和各种辣酱的量必定要的很多,咱们得提前备好货。”

“我也正想说呢,索性食铺开没开业,这样吧,明天你就带着人去镇上,找相熟的商船,让人给我们从南边儿采买一船干辣椒回来,还要买些那种手指长短的黄辣椒,那个味道更辣,和口感好的红辣椒混在一起,香辣的味道更足些。”

“顺道再带点儿八角和花椒之类的香料?”

“对对!我差点忘了,那就一起采买了吧,整船采买可比去店里零散买划算多了,索性一次多买点儿,军营那边要不了,还可以放在咱们店里卖呢,码头人来人往的,说不定以后还能卖成本地特产呢。”姚亦昕抿嘴偷笑,突然想起来以前每次坐火车上学的时候,一些小站总会有本地人溜进来,趁着火车靠站的时候大声叫卖本地特产。

想一想,到时候如果他们姚家村的辣酱真的火了,每天都有人在繁华热闹的码头,用篮子挎着一罐一罐的辣椒酱向码头来往的外地游客卖力兜售:“油泼辣子!猪肉花生辣酱!原味拌饭酱!青江本地特产!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啊!出了这个码头就没得买咯~”

噗!真是想想都觉得可乐。姚亦昕脑补得十分嗨皮,看在白十三眼里,他们家少爷大概是昨晚做了个美梦还没醒呢吧。

打发了任劳任怨的白总管帮自己干活,姚亦昕起床活动了一下筋骨,决定去庄子上转转去。

毫不夸张的说,自从姚亦昕回了姚家村,就连黄阿婆都说了,整个村子好像都活泛了起来,上到几十岁的老人家,下到几岁的孩童,每天都乐呵呵地忙活着,想着怎么赚钱,村子里说闲话的少了,管闲事的更是没了,连那往日里喜欢偷鸡摸狗的,也不知不觉把注意力放在了正道上,哪怕是去稻田里摸田螺卖给姚家呢,一天赚的也比他们往常偷鸡摸狗赚的多,但凡能走正道堂堂正正地赚钱过日子,谁还想冒着被扭送到官府的风险当个没出息的小混混啊?

这一路走来,姚亦昕就看到有几个老人家正在开垦荒地拾掇菜园,几个腰间挎着鱼篓的男子在稻田里摸田螺抓稻鸡,连小孩子都在四处跑来跑去,人手十几根钓竿在河里钓河虾。

要说河虾这种生物也真是蠢,姚亦昕小时候也钓过河虾,连钓钩都不需要,只要在一根棉线上面拴些腥味重的内脏或者土蛙之类的,那河虾就会伸出大钳子来狠狠钳住,看到棉线下坠,提起来往往就能收获一只河虾。

往常这都是乡间调皮小子们玩耍的游戏,可是,自从姚家开始收购新鲜河虾开始,别看这些皮孩子们力气不大,手脚利索的,一天钓个一两斤河虾是没问题的,一斤河虾10文钱,两斤也有20文钱了,那码头扛包的壮劳力,有的人一天也只能赚这么多呢。

再过几个月,这浩瀚的稻海就能收割了,收割后,姚亦昕就能把这些良田都收回来,水稻自然要种一些留着家里吃,大多数良田,他还是决定拿出来种些经济作物,比如说瓜果蔬菜什么的,还要多种些大豆,往后豆制品也会是他家食铺里的主打菜式,豆制品营养美味又便宜,是植物蛋白里最适合广大老百姓的食物了。

一路走到鸡舍那边,之前采买的鸡苗和鸭苗已经长得半大,再过一个多月就能吃到仔鸡和仔鸭了。

一想到仔鸡,姚亦昕脑海中就不由得浮现出了一道他们家以前常吃的经典农家菜式:毛豆烧仔鸡。

初夏第一茬新鲜毛豆,剥出来还带着一层膜,最是鲜美,宰一只自家养的半大仔鸡,剁成块,和毛豆米一起红烧,只需要一点油盐和农家蚕豆酱,什么都不需要加就非常鲜美。

回去的路上,姚亦昕忍不住从一个村民家里买了两只刚长成的小公鸡,这种刚养了大半年的小公鸡,肉质鲜嫩,微微红烧一下就非常好吃,最适合拿来烧毛豆了。

那户人家本想着给送货上门,他们可不敢让这俊美如仙人一般的姚家公子亲自拎着两只小公鸡回家,不过,却被姚亦昕摆摆手拒绝了。

庄户人家,每天忙不完的事情,哪里能劳烦人家亲自给自己拎东西?他又不是没长手,从人家家里借了一只竹篮子,将捆绑好的小公鸡放在篮子里,又取出两串铜板递给那户人家,姚亦昕忙不迭地拎着食材往家里走,路上遇到粥娃,又让他去别的农户家里买些新鲜的毛豆回去。

小公鸡全身都好吃,新鲜的鸡血也没有浪费,处理干净都,两只小公鸡的鸡血、鸡杂凑在一起,便可以和着新鲜的青辣椒、洋葱一起爆炒一个鸡杂,鸡肉剁成块,没有蚕豆酱,黄豆酱也凑合,和着刚剥出来的毛豆一起下锅,先爆炒再加水焖烧,一炷香的功夫即可出锅。

做好的毛豆烧仔鸡,连汤带肉的浇在白米饭上,姚亦昕最喜欢吃这样的盖浇饭了,再从柴锅锅底铲几块焦香的锅巴泡在毛豆汤里,趁热吃,既有锅巴的焦香,又有毛豆仔鸡的鲜香,姚亦昕胃口大开,一不小心就吃撑着了。

“少爷,您还是少吃点吧,想吃的话,明日我命人去村子里买上几十只仔鸡放在家里,让木柴大叔每天给你做一餐毛豆烧仔鸡。”白十三无奈地找了朱爷爷配了一份消食汤,命人熬好了送来给姚亦昕。

“我又不是狐狸,哪里每天都要吃鸡啊?”姚亦昕苦笑着一口喝光了消食汤,他这也是思乡情切,吃到了记忆中熟悉的味道,一不小心就吃撑了。

“阿嚏!谁在背后骂朕?”皇宫内,真正的狐狸,小皇帝白丰霖狠狠打了一个喷嚏,忍不住揉了揉鼻子。

“你倒是挺有自知之明。”国师大人毫不客气地怼起了自家外甥,“八成是那些让你下罪己诏的老臣们在背后骂你呢吧。”

作者有话要说:  写到这一章,依稀记得,小时候和爸爸坐火车去山东亲戚家里玩,路过好多车站都有德州扒鸡卖的,那时候觉得山东好神奇啊,怎么有那么多烧鸡可以卖的,简直像是永远都卖不完一样。然后去南京的时候才发现,南京的盐水鸭也是到处都是……

闲话几句,总感觉特产都是别人家乡的好吃,自己家乡的就各种嫌弃2333

话说,我们家乡的特产有麻饼和烘糕,能猜出来作者菌老家是哪里的吗?

--------------------------------

看到评论区有宝宝想要螺蛳肉炸酱的做法,在这里贴出来,感兴趣的可以尝试一下。

原材料:晒干泡发的螺蛳肉小半碗,喜欢吃的可以多放;农家黄豆酱;干辣椒末(最好是中粗的那种,不要太细);花椒、盐、鸡精少许;香葱一小把洗干净切段晾干。

做法:

先将辣椒末放在碗底,千万不要有水;然后倒小半碗菜籽油烧热,浇在辣椒末上,做成油泼辣子。(喜欢吃花生的还可以炸一些花生米混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