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化十五年, 帝沈定宣布退位,年轻的太子继位,大封东宫, 太子妃林怀织为皇后, 太子良娣、元皇后宫中女官李从筠为贵妃,其余诸女也被封为嫔妃。同年, 改年号为承德。
不久, 宫中传出消息, 太上皇和太上皇后不约而同失去踪影,不知去处。
半年后,滇地一个小村庄。
官道边的茶摊上,一位穿着红色胡服的年轻女子横坐在凳子上,一脚豪迈地踩在另一张凳子上, 一手撑着把三尺大钢刀, 一手拿着茶碗, 正一边喝茶一边看着被风吹得黄尘滚滚的官道远处。
茶摊老板似乎在忌惮什么, 只管埋头擦桌子,时不时过来给她换一壶茶,两人都没有说话, 气氛有些不易察觉的紧张, 似乎有什么事情一触即发。
不知过了多久, 只听到马蹄声和脚步声杂乱无序地从官道远方传来, 在官道尽头扬起一片更大的灰尘。
女子不动声色, 将茶碗中最后一口茶饮尽, 才不慌不忙地将茶碗放下,抬起手用袖子擦了擦嘴角的茶渍,不紧不慢地拿着大刀起身, 大刀阔斧地走到官道正中间门,拦住了来人的去路。
奔腾而来的队伍见路中间门突然出现个人,肩上还扛着一把发亮的大刀,也不敢硬闯过去,为首的人只好抬手让后面的人都停下来,坐在马背上居高临下地审视着拦路之人。
只见此人是个最多二十岁的年轻女子,身量不高,甚至算得上小巧,长相倒是明艳动人,只是扛着一把和她格格不入的大刀,不知她要做什么。
见是个女子,为首的男人也不想为难她,只命令道“何人在前头挡路,还不速速让开,耽误我们给何大人送礼,你有几条命可赔”
女子闻言也不害怕,更没有急着退开,而是侧过头来,打量他们一番,摸了摸下巴问道“何大人,是哪个何大人”
为首之人不知这个哪里来的野女子居然还敢问这样愚蠢的问题,当下喝道“当然是昆县县令何大人。”
女子闻言了然地点了点头,但依旧没有让开的意思,看样子是想跟他们杠起来了。
为首之人急着将主子交代送给何大人的礼物送到何大人手中,以此来讨好县令,方便行事。他仗着自家主子和县令关系不一般,平日里也是张扬跋扈,不把百姓放在眼中,如今这个不长眼的女子挡在他面前,不听劝告,那他也没必要手下留情了,便示意下面的人将女子擒拿。
都是些大老爷们,看到眼前这个娇艳瘦弱的女子,心中早就饥渴难耐,便不怀好意地朝女子靠近。
女子丝毫不慌张,她将肩上的大刀放了下来,随手往地上一插,刀尖就没入泥土三寸,稳稳当当挡在她面前,可见她力气之大。刀锋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冷锐的光,看着就让人心中一寒。
而女子放下刀后,就揉了揉手臂和肩膀,似乎是因为扛太久累了,将刀放下来活动一下筋骨,并没有害怕他们的意思。
但大汉们忌惮这把大刀,不敢上前,犹豫着等为首之人的下一个指令。
这时,他们听女子用清脆的声音说道“昆县县令何大人是吧,替我跟他道声谢,这些礼本宫、咳、本姑娘就替他收下了。”
闻言,队伍终于反应过来她拦路是为什么了,竟然是想打劫他们的礼品他们先是警惕起来,随即想到只有她一人,如何能打过他们众多兄弟,夺走这些礼品便又放下心来,轻蔑道“就凭你一个弱女子”
女子嫣然一笑,颇有颠倒众生之姿,不少人都被她这一笑迷得神魂颠倒,一时走神,就见面前没了她身影。直到背后马车的马嘶鸣一声,他们猛地回过头来,才看到不知何时,女子已经越过他们飞到了马车顶上,肩上的大刀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着冰冷而刺眼的光,竟然令他们不敢直视。
他们终于意识到他们小瞧了这女子,看她这样子,应该是个练家子,风格又颇为流氓,估计是这附近山寨的女强盗,这才戒备起来,拿起武器纷纷指向女子。
女子也不急,一脚将驾车的马夫踢下车,大刀一挥,斩断了马的缰绳,马儿肩上一轻,发觉自己摆脱了沉重的马车,便扬起马蹄子欢快地跑了,只留下一辆马车在原地。
见状,为首之人气得目眦欲裂,指着女子道“好你个不知死活的丫头,敢跟县令作对,来人,将她拿下”
女子也不怕,反身跳上马车顶上,将手指放到嘴边吹了个哨子,几乎是哨子声刚响起来,官道周围的树丛中就窜出来几十个蒙脸强盗。
送礼队伍的人终于意识到他们这是被强盗拦路抢劫了,纷纷拿起武器抵抗,但他们毕竟不是练家子,而且以少敌多,很快就溃败。
为首之人被掀下马,抱着受伤的手臂狠狠地瞪着女子,放狠话道“你们给我等着我这就进城通知县令,让他带兵抓捕你们”
说罢,他就带着他的手下狼狈地逃跑了。
女子见他们走远了,这才从马车下来,将刀往地上一插,转身去检查马车上的礼品。
礼品有好几箱,打开一开里面不外乎都是些金银珠宝,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搜刮来的民脂民膏,用来贿赂县令。她清数过后,拍拍手下了马车,对善后的强盗们说道“这些东西,你们拿一箱回去给兄弟们养家糊口,马也带回去养着做其他用途,剩下的帮我搬回村庄里发给村民。”
强盗首领很是豪爽地应了下来,还跟她寒暄道“今日收获颇丰啊,林姑娘是怎么知道今日有富商要从这里经过的”
被称为林姑娘的女子揉了揉鼻子,狡黠道“这是机密,不便告知,今后你跟着我混,准没错”
首领也不追问,哈哈笑道“行今后咱们兄弟就都跟着林姑娘混了”
其余强盗也拥护道“以后咱们都听林姑娘的这样做一单,不比我们以前日夜蹲守在官道上抢那三瓜两枣强多了”
一行强盗一边欢声笑语地聊着天,一边将劫来的财富运往林姑娘指定的村庄。
这会儿正是中午饭点,村民们刚从地里收工准备回家吃饭,就见村口来了一群强盗模样的人。放在一年前,他们早就被吓得魂飞魄散,赶紧回家关门躲起来了。但现在不一样了,他们看到强盗比看到家人还亲,他们还没来得及迎上去,就已经有腿脚麻利的小孩跑过去了。
林姑娘和强盗们刚进村,就被几个小萝卜头给围住了。林姑娘被几个小孩拉着手叽叽喳喳地问道;“林姐姐,今天你给我们带了什么好吃的”
还有的小孩顺着首领的腿爬到他身上去,首领赶紧将人抱稳了,扯着一张刀疤脸笑道“今天给你们送钱来了,回头再让你爹娘领你们去镇上买好吃的。”
小孩一听这话,就欢呼起来,回过头对姗姗来迟的大人喊道“爹娘林姐姐和强盗叔叔们又给我们送钱来了”
强盗们受到村民们热情的招待,首领私下里对林姑娘说“以前我们都是被人喊打喊杀的,像现在这样受爱戴还是你来之后,别说还挺有成就感,感觉自己不是强盗,而是英雄。”
林姑娘喝着茶,笑眯眯道“毕竟咱们现在做的是劫富济贫的生意,也算是英雄了。”
看着眼前这个小姑娘,首领心中感慨万千。
说起来他跟这个小姑娘也是不打不相识,年前他们“行情”不好,为了生计,只能下山来打劫村民,为的是哪些粮食回去过冬,也没想过要杀人放火。结果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个小丫头,一个人单挑他们十几个强盗,竟然还被她打赢了。
这小姑娘勒令他们以后不能再打村庄的注意,还他们指了一条明路,他们起先半信半疑的,跟着她做了几单之后,才发现她是真的有门路,便和她合作,专门做一些劫富济贫的好事。这大半年来,他们寨子的兄弟和他们的家人都过上了好日子,连带附近几条村的村民生活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更重要的是,他们截了这么多官员富人的钱财,竟然都没人报官来抓他们,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整日提心吊胆,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了。
他们现在已然将这个小姑娘当做了自己人,还曾邀请小姑娘加入他们寨子,给她一个副寨主当都没问题。但小姑娘笑着婉拒了,还说她已经有家室,晚上得回家。
当时他还挺惊讶的,这小姑娘看起来年纪小小的,就已经成家了也不知道哪家小子这么有福气,能够娶到个这么好的媳妇。
后来他们相反设法尾随她,见到了她口中的夫君,是个高高大大温雅却带着一些威严的男子,看起来年纪不小了,如果不是看到林姑娘笑着扑到男子怀里,他们都要以为那是林姑娘的爹
他们想不通为什么林姑娘会找一个老男人当夫君,那个老男人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听说只是村里学堂的教书先生。不过他们很快就想通了,像林姑娘那样不拘小节的女子,不走寻常路也是正常的。
林祯告别强盗们,回到坐落在村庄最深处的宅院,那里就是她和沈定从宫里私奔回到滇地后居住的地方。
宅院还挺大,分为前院和后院。前院作为学堂,平日没事做的时候,林祯会教孩子们念书习武,但更多时候是不常出门的沈定来经营,若是他们俩都没空,就由沈定带出宫的那些宫人暗卫来代劳,反正一年四季村子里的孩子都有书念。
后院则是沈定和林祯生活的地方,是个四合院。进门的那个院子种着花草树木,还有假山水池,丝毫不比外头的豪宅差,而后院则开辟成了一畦菜地,宫人们在这里种一些应季的蔬菜,自给自足,偶尔沈定也会下地体验一番农民的生活,在上面种一些瓜豆,怡然自乐。
林祯回到家时已经放学,她直接进了后院,却不见沈定,便喊来管家、也就是郑华“郑叔,你家老爷呢”
郑华见她把自己弄得灰扑扑的回来,不用想就知道她又去劫富济贫了,连忙心疼道“哎哟我的小主子,您这是去哪里鬼混回来了,把自己弄的这样脏,快,老奴让人端水上来给您洗洗。”
林祯不以为然地摆摆手“一会儿再说,我先去找沈定。”
说罢,她便径直走到后院的菜地,果然见沈定正弯腰在地里劳作,也不怕身上的锦衣给弄脏了。
林祯跑过去,趴在矮墙上笑嘻嘻地看他“沈定,你在做什么”
沈定老远就听到她的声音了,现在才不紧不慢地直起身来,看着她道“今日将军府送信来,说今日中秋,邀请我们去府上做客,我寻思着带些什么礼品去,但爹娘那边似乎什么都不缺,想来想去,还是决定摘几个我亲手种的南瓜去比较合适。”
林祯见他手里果然拿着个南瓜,便眯起眼睛笑了起来“南瓜好啊,今晚让娘亲给我们做南瓜饼吃,我也好久没吃了。”
沈定见她脸上灰扑扑的,就问她“又去做你那行当了”
林祯嬉皮笑脸道“是啊,做了一单大的,接下来可以休息一段时间门了。还多亏你给我的信息,官府那边也麻烦你通知一声了。”
沈定故意逗她“你那竹马哥哥如今已经是知府了,你去找他不是更方便”
林祯知道他在逗自己,但还是很配合地卖乖道“我这不是怕你误会嘛”
沈定这才满意地哼笑一声“那你得怎么感谢我”
林祯看他这老不正经的样子,就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只是这青天白日的,沈定怎么敢的啊,还有没有羞耻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