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侵梦(2 / 2)

穿入聊斋 南朝陈 1754 字 1个月前

雇佣了一辆马车,开始返回江州。

在这之前,席方平只来过一趟江州,就是过年之时,他特地赶来在街边上开对联摊子,靠写字赚钱。但不知道是不是竞争对手太多的缘故,他开了十天的摊子,除了成本外,所赚不到一贯钱。那时候为了省钱,十天中有五天他睡在别人的屋檐下,有三天睡到附近的庙观外墙边,还有两天,直接睡小巷。

其实席方平的遭遇,就是天下基层读书人的一个缩影而已。如今的王朝统治,贫富阶层的分化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大,就算考取了秀才功名的书生,如果不懂经营,同样会贫寒交加。

要知道,中举实在太难,光是取得乡试的资格,就不是单凭一手好文章就能做到的,考场之外有人情,有门路,太多太多讲究。

死读书,已不再有出路。

第二次进入江州,席方平百感交集,他曾经发誓,他曰要风风光光地进城就学,只是如今看来,是多少的遥不可及。

陈剑臣没有回学院,直接叫马车赶到自己的家中。到家后,和莫三娘、阿宝她们介绍,说席方平是他的同窗。

刚开始时席方平有些拘束,但慢慢就比较能放开了,来到陈剑臣的书房,见到书架上书籍琳琅满目,大声感叹,眼睛都直了。

陈剑臣嘴一撇,心道如果你见到苏州书痴张唤蕴的书房,那不得会马上幸福地晕倒过去了……既为读书人,当然爱书,这是常理。何况多年以来,席方平都是靠抄书学习的,对于书本更加的珍惜,珍之若宝。所以当他看见一本《八宝四书疏》被随意地丢到一边,书页被粗鲁地屈折起来时,登时心疼地赶紧拿上手抚平好。

见状,陈剑臣哑然失笑,看来这席方平也是爱书之人,便道:“席兄,这里的书你可以随意拿去看。”

他并没有说借,所谓“借书一痴,还书一痴。”在书这方面,“借”字不该轻易说出口。

席方平大喜过望,连忙道谢,赶紧取下一般渴望已久的《八寸楼笔记》来看——何以解忧,唯有读书。

如今陈剑臣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早迈入小康水平,所以经常会在市面上搜集各类有用的书籍,买进书房里阅读。天文地理,经史子集,诗词歌赋,包罗万象。走万里路,读万卷书,最后才能做到“知行合一”,他虽然是个穿越众,但这位面的书籍内容始终和前世大相径庭,截然不同的,必须重新修习。

自从解开了八股文那道心结,陈剑臣现在真正做到了“从心所欲而不违本心”的地步。

书房,是一个男人最为隐私的地方,就像大家闺秀的闺房。陈剑臣让席方平进来,自是觉得这个人思想开明而有坚持,还是个孝子,不是一般的迂腐之辈,可以结交一番。多一个朋友,未来就多一份力量。

白天不能使用闻不得鸡鸣香,所以要等到晚上。

吃罢晚饭,陈剑臣寻个由头,就和席方平离去,早早去到江州城的城隍庙中。

江州城隍庙占地极大,建筑连绵,处处雕梁画栋。正殿处,大门两侧有对联,曰:善恶有报时候到;是非莫应论晚早。横幅:我处无私。

这副对联,是吴文才的父亲,当今礼部尚书吴永标吴大人昔年担任江州知州的时候写的。

字很端正,很漂亮,笔画凛然,自有威严。对联的涵义更是充满了劝人向善的意思,横匾一句“我处无私”,却不知是吴大人自比呢,或是题给城隍爷的。但遑论如何,陈剑臣都心知肚明,这些不过是场面话而已。

场面话不可当真,当真就是自寻死路。

城隍庙内留香火客,因为里面有许多厢房存在——当初广寒道长就是住在城隍庙里的。

在城隍庙里的厢房居住,无需费用,不过事先要捐赠一贯以上的香火钱才有资格入住。为此,陈剑臣特意捐了两贯钱,他一贯,另一贯是帮席方平给的。

席方平讪讪有些不好意思,但没有说太多的道谢话。只寻思着曰后必将涌泉相报,这,才是最好的报答方式。

在厢房住下,等夜色掩卷,月上柳梢头后,陈剑臣轻车熟路地拿出两根闻不得鸡鸣香,点燃起来,很快,他和席方平就驱使魂神,再度进入阴司世界——这一次,呈现在他们面前的不再是一座山,而是一座巨大的城池,城门之上,有古体字匾额,写着“江州”二字。

陈剑臣本以为,他们会即时出现在城隍庙里头,眼下看来有些出入,并不是那么回事。

此时的这个江州城,不时有人进进出出,他们就像寻常百姓一样,衣装不一,情态各异。但陈剑臣却非常清楚,这一些,其实都是阴魂——比较体面的类人阴魂。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