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洛特像是有点金术,拍出一个电影系列,就大卖一个系列,好莱坞的制片厂高层们一边嫉妒的红了眼,一边狂热的寻找着《蜘蛛侠》大卖的原因——他们想要跟风,当然是这个原因。
好莱坞其实非常擅长跟风,《相濡以血》上映后,吸血鬼题材或带有其他奇幻因素的青少年电影数量激增,《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之后,全世界的童话书籍影视改编权费用都在翻倍上涨,更不用说《指环王:魔戒再现》上映半年后的现在,好莱坞立项或已经开机的奇幻电影数量从以前的一年两三部到现在半年就有七部。
超级英雄电影作为好莱坞一个已经出现几十年、发展成熟的类型片题材,如果《蜘蛛侠》的大获成功不是偶然,而是有可以复制的因素,那么其他电影公司自然也能进行模仿,也能因此受益。
到了北美上映两周的时候,《蜘蛛侠》的imdb评分是8.1,烂番茄的新鲜度是87%,口碑方面,虽然还是有很多漫画粉丝坚持对这部电影给与差评——托比·马奎尔扮演的蜘蛛侠平凡又自卑,就算拥有了超能力也一直处在纠结摇摆当中,这和漫画里蜘蛛侠俏皮嘴炮的形象差太远了——但不可否认的是,托比·马奎尔的蜘蛛侠获得了更多非漫画粉丝的影迷的喜欢,这部分影迷的数量是要远远多于前者的。
媒体和专业影评人方面,也是给与了影片较多的正面评价,最大的原因,是他们认为电影对托比·马奎尔从一个平凡人转变成超级英雄的心理历程刻画的非常细腻,很轻易就让每一个观看者都感到动容——这也是后来被好莱坞公认的,《蜘蛛侠》能大获成功的关键原因。
超级英雄的内心世界,不是说以前的超级英雄电影从未关注过,但是过去的漫改电影里对心理的描绘确实非常粗糙,不论是克里斯托弗·里夫还是迈克尔·基顿时代的超级英雄片,角色都是非善既恶,英雄们非常纯粹的在做好事,而坏蛋们坏的也十分彻底,但托比·马奎尔饰演的彼得·帕克不一样。
彼得·帕克一开始只不过是个平凡的高中生,体质孱弱略带自卑,当他获得超能力后,也没有立刻成为一个英雄,只是觉得自己的能力有趣好玩,还想靠它报复欺负过他的同学,或是打黑拳挣钱,直到叔叔本·帕克被劫匪杀死,并留下一句“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遗言后,彼得·帕克才彻底立志成为一名打击罪恶的超级英雄,这种从普通人到超级英雄的心理转变过程,配以丰富的细节在电影里被描绘出来,这种处理方式是空前的,以前的超级英雄电影都不会这么拍。
并且在影片里,无论作为一名普通人还是超级英雄,彼得·帕克都要费心经营与社会、与普通民众和家人朋友的关系,还常常吃力不讨好,并时常要在两种身份之间来回纠结挣扎,这也是以前的超级英雄电影从未表现出过的。
另外,电影的成功也离不开电影工业技术的进步。好莱坞八十年代就经常在电影里用上特效了,但那时候电脑特效技术昂贵又不发达,根本无法还原漫画里的很多情节,就像蜘蛛侠荡着蛛丝在纽约高楼大厦间穿梭腾跃的场景,十几年前是根本做不出来的,或者说勉强做出来的但效果会假的让人发笑,但是现在借助电脑特效技术的飞跃进步,那些原本只存在于人们想象之中的漫画画面,已经能够在电影里完全呈现出来了。
还有一个原因,911效应。
911事件才过去几个月,后911时代的特征已经开始显现。
自从苏联解体后,美国民众心中总有一股天下无敌的自信,911发生后,这种自信荡然无存,加上美军现在又对外作战,人们要比过去几十年更加警觉更加敏感,更缺乏安全感,也更加需要精神慰藉。
正如秀兰·邓波尔和迪士尼动画安慰了大萧条时期的民众,人们又用歌舞片和浪漫喜剧撑过了二战那样,半个世纪过去了,电影仍然是除宗教外最好的安慰剂。
超级英雄挺身而出拯救世界,哪怕人人都知道这是虚构,人们也会甘心咽下这份精神食粮。蜘蛛侠》的出现,就恰到好处的迎合了此时美国人的心理需求,刚好满足了他们渴望被保护、被鼓舞的心理。
可以说《蜘蛛侠》的成功,同时有天时地利人和多种因素在,但主要原因不外乎上面三种,而这三个原因,并非不能复制模仿。
于是,《蜘蛛侠》还正在全球各地火热上映,好莱坞已经掀起了一股改编经典超级英雄漫画的风潮,《惩罚者》、《绿巨人》、《地狱男爵》、《神奇四侠》等电影项目启动的消息从虚无缥缈变得有迹可循,更不用说已经在筹拍制作中的《x战警2》、《超胆侠》、《天降奇兵》了,超级英雄漫画改编电影在好莱坞正逐渐变成一个热门题材。
……
“香槟还是马提尼?”威廉喊住路过的侍应生,从托盘上各端起一杯香槟和马提尼,同时询问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却没听到对方回应,转头一看,威廉忍住翻白眼的冲动,在对方耳边加大音量:“里奥?”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将视线从一个刚刚走过的身材火辣的暖场模特——好莱坞每一个热闹派对上都不可或缺的物种——身上移开,从威廉手里接过酒杯,“噢香槟,谢谢。”
“别再盯着这些平面模特看了,里奥,吉赛尔的身材比她们要好的多。”威廉捞起一颗鸡尾酒杯中的橄榄丢进嘴里:“不过,伙计,你有多久没上健身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