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1 / 2)

龙啸大明 木林森 5569 字 29天前

这时李岩道:“皇上,我们现在做好这些准备,如果到时候国会那边不能通过怎么办!”

因为现在只是做战前的准备工作,粮食物资的调集,因此到也无需得到国会的批准,但真正要发动战争的权力却是在国会手上,如果不能搞定国会,准备工作做得再好,也没有用。

商毅道:“这个你们就放心吧,朕自有办法!”

————————————

在随后的时间里,由政府掌握的两份报纸对日本和荷兰的相关内容都明显増加起来,除了实事新闻报导之外,还有其他的什么评论,介绍等等。

报导的俱体内容当然都不会是什么好事,关于荷兰的报导,主要集中在如荷兰封锁了马六甲海峡对中国造成的危害,出口量下减,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及荷兰还在爪哇一带海域拦截中国的船只,杀害中国船员,袭击吕宋,对吕宋造成重大损失等等,同时也把当年荷兰在台湾的殖民统治时期的旧帐也都翻了出来,详细说明了荷兰在台湾是如何凶狠、残暴,压窄中国人,根本就不把中国人当人看,让中国人做牛做马,甚致还将中国贩买到巴达维亚去做奴隶等等。

而针对日本,则是结合现在的日本国内局势,将矛头对准了德川幕府,因为德川幕府一向都是与中国为敌的,前二次中日之间发动的战争,都是由徳川幕府主动挑起来的,现在德川幕府己经和荷兰人结成了联盟,因此一但让徳川幕府得势,不仅会全面中断与中国的贸易,而且还会来进攻中国。

同时对德川幕府,也不忘翻历史,首先从徳川家康算起,对他的定义是日本的曹操,当年丰臣秀吉对徳川家康不薄,封为五大老之首,在临死之前还将自己的儿子丰臣秀赖和妻室托孤给德川家康,按说徳川家康就应该尽心竭力,扶保幼立,而丰臣秀吉一死,德川家康立刻就逼迫丰臣秀赖让位,并且连续发动二次大坂战争,对丰臣余众赶尽杀绝,现在丰臣一族仅仅只剩下了一个女儿,而徳川幕府仍然不放她,被迫逃到中国来避难,因此徳川幕府根本就是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等等。

总之就是荷兰和日本德川幕府都不是好东西,长期以来一直狼狈为奸,想方设法的与中国为敌做对。

这就是商毅选择的办法,就是造势,手法也并不复杂,就是拼命的制造舆论,把日本、荷兰抹黑,把它们渲染成十恶不赦、残暴之极,并且是专门与中国为仇做对的敌人。

实际这一套方法在后世的国际社会中,被那号称世界警察的国家屡似不爽的妙招,只要是对某个国家看不顺眼,准备发动军事行动之前,首先就会全力开通宣传舆论机器,拼命抹黑对方,将什么独裁、残暴、不民主、没有人权、制造恐怖、流氓国家、对自己造成危胁等等大帽子都扣在对方头上,取得国内和国际社会的支持,然后才堂而皇之的打出正义的旗号,发动军事进攻,玩得可谓是炉火纯青,而且还确实能够哄骗不少人。

商毅对这一套当然十分清楚,以前也用过,但用得并不多,因为就算商毅还没有称帝的时候,也是本集团的最高统治者,基本都能够一锤定音,而且以前的大多数战争都是针对清廷作战,根本就不用什么动员,因此除了少数的时候,没有太多需要制造舆论的需要。

而内阁的海外扩展计划被国会否决之后,商毅也意识到,时代发生了变化,自己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一言九鼎,同时也不能在走老路,因此也必须釆用新的办法,国会的议员是从民间选举出来的,那么就充份的利用民间的舆论,给他们制造压力,达到自己的目地。

所谓民主政治,并不是指民众能够做主,而且甴民众来选出做主的人,并且形成一个权力的平衡,因此在这个框架的范围内,同时有许多手段可以施展的,说白了,绝大多数的民众对国家、世界的局势并不可能了解得十分清楚,只能通过本国的各种媒体了解,在相当的程度上,民意都是可以被操纵和利用的,因此民主政治并不是什么完美的制度,从此就世界太平,天下大同了,虽然和专制相比,确实是一个极大的进步,当权者不能再像专制时代那样,完全无视民意了,但同样存在着众多的阴谋、内幕、肮脏交易。

现在商毅也就需要用另一种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地,当初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报纸,说白了就是为这个时候准备的,当然宣传的方式并不是只有报纸一种,还有其他的各种途径,也都开足了马力,进行不遗余力的宣传造势。

而且在最初的阶段,商毅非常巧妙的是以抹黑和妖魔化对方为主,并没有煽动民众要求发动战争,因为现在发动战争的时机还不成熟,向因此国会议员,没有发现商毅的真实用意,认为这只不过是正常的报导。

其他的反对报纸也没有多少反对的理由,因为报导的各种消息虽然是真真假假,有不少夸张的地方,但绝大部份都还是以事实为依据的,加上这个时代的中国人也不可能像后世有那么通达的信息来源,就是想反对,也无从说起,总不能说荷兰、日本的这些行为都是对的吧。

其实这时的中国人对荷兰、日本这两个国家也确实没有什么好感,因此在各方面的大力宣传下,在不知不觉中,对这两个国家的恶感也在增加。

另外因为现在日本是中国在亚州地区最重要的贸易出口国,许多商人、工厂都对日本有大量的出口,因此一但日本国内的局势发生动荡,或者是全面停止与中国的通商,都将会给他们带来不小的损失,因此也有不少商人对日本局势感觉到忧心仲仲,这也是造势带来的另外一种结果。

而中国国内在造势,日本国内的局势也在日益尖锐,在徳川幕府内部,四位辅政大臣分为两批,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保科正之和大老酒井忠胜主张强硬,而老中松平信纲,阿部忠秋主张妥协。

当然四位辅政大臣现在的争斗,和以前又存在着相当的不同,因为以前徳川家光还建在,无论这四个人怎么闹腾,徳川家光还能够压得住场子,还是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中,但现在德川家光己经死了,继位的德川家纲才十二岁,根本就不能理事,全靠这四位辅政大臣的扶持,因此现在的争斗,其实己经包含了其他的许多因素,也参杂了许多权力争夺的内容,四个人辅政,当然没有两个人辅政好。

同时现在没有震得住场的人了,而斗争也在向着失控的方向发展,幕府的其他官员也都分成了两批,各自支持各自的人选,相对来说,幕府老一批的官员大多都支持妥协派,而年轻一代的官员,还有大批的年轻武士,都支持强硬派,他们都主张立刻出兵,进攻长川藩,因为长川藩是倒幕的领头者,而且现在长川藩也刚刚换了藩主,新主也同样年幼,正是出兵攻打长州藩的大好时机,一但击败了长州藩,倒幕派的力量也就损失了大半了,另外日本接收了荷兰卖出的火枪火炮之后,也让强硬派自觉实力大增,认为打败长州藩的把握十足。

年轻武士一般都代表着日本的基层势力,而且基数相当庞大,元论炅在日本的社会构成,还是在政治结构中,都占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且大多都是激进份子,一时也闹得声势颇为浩大,因此强硬派不仅仅是在朝堂上争吵,同时也在民间极力的宣扬,必须要对倒幕派釆取强硬行动,甚致还有人叫嚣要进攻中国。

但主张妥协的官员的人数虽然较少,但却是占据着比较高的职位,控制着大部份的朝政权力,因此也尽力压制着年轻武士,不让他们的主张得到通过,不过松平信纲,阿部忠秋也知道,基层武士的声音也不容小视,于是也在武士中寻找支持者,许以高官厚禄,来分化、瓦解武士阶层,两派的斗争也日渐激烈,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而就在这时候,一个新的事件成为导火索,点燃了这一堆火药,终于打破了日本国内的短暂平衡。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三零五章 日本内战爆发(上)

在徳川幕府内部展开激烈斗争的同时,倒幕派方面,也同样没有闲着,也在积极的展开着活动。

不过现在日本国内的局势对倒幕派明显不利,长州藩的藩主毛利秀就在去年死亡,也使倒幕派倒下了一面高大的旗帜,现在长州藩也担不起倒头倒幕的重任,而其他人也都各怀鬼胎,倒幕派一度面临着四分五裂的局面,但像仙台藩、佐贺藩、米泽藩却是首鼠两端,一边在倒幕派内部加强合作,另一边又和幕府私下的来住沟通,并不把脸彻底撕破,甚致还希望与幕府缓和,企图左右逢源。

但面对幕府日益强大的反倒幕情绪,倒幕派也不得不重新团聚在一起,毕竞倒幕的大旗己经打出去了,到了这一步,谁都知道,想彻底回头基本是不可能的,就是仙台藩、佐贺藩、米泽藩也不敢完全相信徳川幕府的承诺,由其是在幕府内部,还存在着很大的对倒幕派强硬的声音,因此倒幕派的团结还免强能够维持下去。

就在这时,在中国政治避难的丰臣余众也频频在是日本活动,连续会见了倒幕派的几个主要的大名,因为现在日本各大名也都知道,现在丰臣熏已经被商毅纳为妃子,加上现在局势也对倒幕派十分不利,因此丰臣余众在倒幕派眼中的身价也大大增加了。

由其是丰臣余众向倒幕派传达了中国将会全力支持倒幕派的态度,而这一表态,也使倒幕派精神大振,各方的情绪也都安定多了,而丰臣余众向倒幕派表示,可以卖给他们一万支火枪,三百门火炮等武器,则更是让倒幕派欣喜若狂。

因为经过了两次与中国的战争之后,日本国内也对战争有了新一层的理解,相对来说日本人确实要比中国人要更能接受新事物,因此对火器的重视也提升到一个很高的程度,无论是幕府还是各大名,都在积极的制造火枪火炮,但这时日本的制造技术还很落后,只要制做老式的火绳枪,还造不出煫发枪,而幕府向荷兰购买了三千支火枪和三百门火炮,对倒幕派是一个很大的刺激。

而现在得到了中国的承诺,可以卖给倒幕派一万支火枪、三百门火炮,足是荷兰卖给幕府的三倍,倒幕派的成员也都一致决定,同意向中国购卖,甚致还提出,希望能够向中国购买更多的武器。

因此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笔对外的军火交易也迅速谈成,一万支火枪,三百门火炮送到日本之后,长州藩作为倒幕派的领头者,分到二千支火枪、六十门火炮,仙台藩、佐贺藩、米泽藩这三个倒幕阵营的大藩各分到了一千五百支火枪、四十门火炮,其他的火枪火炮则被其他的几个小藩瓜分了。

得到了这一批军火之后,倒幕派也终于心神大定,一方面自己的实力増强,另一方面也有了中国的公开支持,有了这一张保护伞,相信可以对幕府造成足够的压力,使幕府不敢对倒幕派轻易发动战争,最好是能够维持现状,双方虽然对立,但没有发动战争,毕竞倒幕派也知道自己的实力还不够,同时也不希望把中国真的拉进到日本内部来。

但令倒幕派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一批军火,却正好点燃了日本内战的战火。

倒幕派从中国购买军火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幕府,因为日本本来就只有巴掌点大,因此有一点事情也可以立刻传遍全岛,由其是倒幕派为了吓唬住幕府,还把故意大张旗鼓,唯恐幕府不知道,大势渲染倒幕派与中国的关系如何密切,大有在不久之后,中国就会出兵日本,帮助倒幕派进攻幕府了。

这一下在幕府内部却引起了轩然大泼,强应派和反对派之间本来就己经十分脆弱的平衡更是岌岌可危。

强硬派立刻向妥协派发动猛烈的进攻,强烈的责正是妥协派的绥靖政策,才使倒幕派的势头越来越大,现在倒幕派己经和中国联手,而幕府己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如果还不再尽快采有效行动,幕府将必亡无疑,强硬派认为应该采用的行动就是趁着中国还没有岀兵,幕府就应该抢先动手,先将倒幕派消灭,然后再准备抵抗中国的入侵。

局势发展到了这一步,也让妥协派的领袖松平信纲十分头疼,因为现在整个幕府上下,也都是一遍喊战之声,甚至有不少年轻武士在路上,在他的府邸门口请求松平信纲改变立场,立刻与倒幕派决战,虽然这些武士都遭到了松平信纲的严厉喝斥,但还是给他带来了相当沉重的压力,在私下里,松平信纲对阿部忠秋道:“酒井忠胜如此做为,必将置日本于万劫不复之中!”

原来虽然从官职上来看,酒井忠胜是家老,而松平信纲是老中,要比酒井忠胜等一级,但这是因为酒井忠胜的资历和出身都要比松平信纲高,他是德川四天王之一的酒井忠次的孙子,出身名门,功臣之后,因此才在官职上压住了松平信纲一头,但无论是威信还是实际能力,都不如松平信纲,“智慧伊豆”这个绰号,可不是白叫的,而且在十四年以前,就是松平信纲率军平定了岛原之乱。

在徳川幕府中,众人其实都将松平信纲视为家老,比酒井忠胜强,德川家光在世的时候,也对松平信纲更远倚懒,重大的国事,都是和松平信纲商议,在东京之战以后,就是由松平信纲出使中国和中国签定了和约,后来在出兵帮助清廷,参加中原大战一事上,徳川家光与松平信纲的意见相错,因此才由酒井忠胜领军,结果不出松平信纲所料,酒井忠胜大败而归,德川家光才又重新重视起松平信纲,因此在现在的徳川幕府中,松平信纲得到了大多数的中高层官员的信任和支持,重要的国家大事,只有松平信纲点头同意,才能够实施。

而正因为如此,酒井忠胜对松平信纲十分忌恨,这一次的争斗,一方面是两人的政见不同,而在另一方面,也是酒进忠胜想借机将松平信纲赶出徳川幕府。

当然釆取强硬立场,也是酒井忠胜的一惯主张,因为酒井忠胜一向以祖父酒井忠次为目标,做梦都想建立功业,留名千古,因此在在出兵帮助清廷,参加中原大战一事上,酒井忠胜并非是付合徳川家光,而是确实希望借这一战之力,建立自己的武勋,同时也宣扬日本的威名,虽然日军出兵,惨败而归,但酒井忠胜并未认清中日之间的形式,认为日军之所以失败,只是因为武器不如中华军,如果双方使用同样的武器,日本军队一定可以战胜中华军的。

回到日本之后,酒井忠胜也极力建议日本国内也多打造火枪火炮,这次向荷兰人购买军火,也是酒井忠胜首先建议的,当然这些做法也确实是有必要的,因此松平信纲也没有反对,但和酒井忠胜认为这样就可以战胜中华军不同,松平信纲只是把这些行为当作加强日本或是徳川幕府的防御力的一种手段,而就凭此想战胜中华军,根本就是不可能。

松平信纲的见识和头脑都要远远高于酒井忠胜,而且酒井忠胜只是和中华军交过手,而松平信纲做为使臣,曾在中国停留了一个多月,不仅了解了中华军的军事力量,而且还对中国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考查,虽然当时商毅仅仅只是占领了长江六省的地区,但松平信纲得出的结果仍然是以日本现在的综合实力,根本不可能是中华军的对手,如果商毅要灭掉日本,最多五年的时间就够了,当然这不算日本被占领之后的零星抵挡,不过到那时日本实际己经亡国了。

因此从那次松平信纲回国之后,及力主张同中国保持好关系,千万不要与中国为敌,德川家光决定出兵帮助清廷,他也极力反对,一度被闲置起来。

但松平信纲仍然不改初衷,并且又利用日本已经与中国开始通商的利便,全面收集中国国内的各种消息、情况,充份发挥日本人善于学习的优点,经过了数年的研究之后,居然把中国的政治经济情况吃透了七八戌,由其是商毅提出中国要全面走向海洋,参与大航海时代的贸易竞争,通商裕国,也给了松平信纲相当大的触动,另外中国出版的介绍欧州的书籍也让松平信纲大开眼界,因为日本是一个岛国,对海洋有着天生的敏感认识,而且日本的情况与欧州的英国、荷兰十分相似,国土狭小,资源缺乏,想要发展,只能全面走向海洋,学习中国开海裕国,不能再搞闭关锁国的那一套。

而在处理和中国的关系上,松平信纲也主张全面依附于中国,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像朝鲜那样,向中央国称臣,成为中国的藩属国,只有这样,才能让日本平安的生活在中国这条巨龙的身边,免强保存自己,而与中国为敌,对抗,绝对是死路一条。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三零六章 日本内战爆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