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你是上面来的人吧?怎么样,那梁成有的事,你们都查清楚了吗?”
梁老汉果然是和那三个村民一样,一开口就问这事。
杜清和苦笑道:“这件事……在查了。老伯啊,我是想问问你,你那火龙果,种了多少亩地?”
梁老汉脸上现出了中国农民式的狡猾,说道:“能种一亩地都不错了,我要是全种了火龙果,要是没收成我吃什么?”
“果然……”杜清和就知道事情没有这么简单,这些村民都精得很。谁要是以为农民朴实,那就错了,他们在对待地里要种什么东西这上面,简直是精明到家了。没办法,事关自己生存的问题,每一个农民都不会随随便便就更换作物的。
“老伯,能带我去看看吗?”
杜清和询问道,其实他也瞧出来了,就算丰祥村的农民种了火龙果的,都是一小块地一小块地这样子,没有成片种植。再仔细看看,都是在一些较为贫瘠的土地上种植着,其他肥沃的田地,还是种着水稻。
“你去看吧,我家的地就在那……”
梁老汉随手一指,杜清和顺着那方向看过去,有点哭笑不得。原来,梁老汉居然是在一处小土坡上种火龙果,这小土坡明显是营养不良的样子,种出来的火龙果太小了。丰祥村是没有岭头,却有几个小土坡,一眼看去,都是种植了火龙果的,但收成并不好。
杜清和略微有点明白了,为什么火龙果搞不起来,就是农民怕亏损,所以选择在荒地上种植。
再加上不懂培育技术,不懂施肥啥的,火龙果的果实小,没人愿意收购,这才是这个扶贫项目失败的原因吧?
“老伯,没人教你们怎么种火龙果吗?”杜清和有点不理解,没理由啊,国家做事这么不靠谱?
梁老汉有点无奈地说道:“教了,但我们哪里听得懂啊?那些大学生、干部到我们这来开什么培训班,说得云里雾里的,谁听得懂?我们没读过多少书,只会写自己的名字,你叫我怎么懂?!”
杜清和苦笑道:“你听不懂就问啊?”
“问了有什么用,别说是我了,全村人都没几个能懂的。就算有后生听得懂,但他们也嫌弃种这东西麻烦。倒是有几个后生肯种了,可他们家父母不给他们试。再后来,后生们见村里没什么前途,都出去打工了。”梁老汉叹了口气说道,“还是外出打工好啊,那几个后生打了几年工回来,都差不多有钱回来盖房子了,甚至都不用国家补贴……”
絮絮叨叨的,梁老汉讲了不少,杜清和也叹了口气。
这确实是农村的现状,要是再不改善生活环境,那么人才流失会更加严重的。
丰祥村是贫困村,所以才没有那么多农田抛荒的。而在潘州其他地方,田地抛荒的现象也很常见了。没办法,种田不挣钱,年轻人都想着出去打工了。甚至有的连书都读不下去,直接出去打工的。
杜清和好像自言自语,又好像对梁老汉说道:“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读书是能逆天改命的途径啊!”
梁老汉也点了点头,但又摇了摇头:“村里都没几个大学生,没这个读书的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