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2 / 2)

一瓯春 尤四姐 3595 字 28天前

谢老太太坐在罗汉榻上,看着姑娘们福身下去,开口道:“你们渐渐也都大了,清和是姑娘里头最年长,今儿开国伯家下聘,你们借着姐姐的东风,都留下见见世面吧。”

众人道是,复退了出来,清和嘴上不说,心里其实并不称意。清如和清容两个处处给她难堪,今天这样的日子,老太太却要她们一同留下,万一中途生出什么事端来,岂不连她也叫人看低了!

她闪在边上,愤懑地撕扯手绢,清圆见了便上前宽慰,低声道:“大姐姐别担心,她们只和你过不去,总不能和自己的面子过不去。外头来人,到底还是要脸的。”

清和听了,这才定下神来。

两家结亲,过礼是有时间定规的,日头再爬上去一些,隐约听见前院人声沸腾起来。大家登时坐直了身子往前张望,月荃从门上进来,笑着给老太太纳福,“恭喜老太太,恭喜大姑娘,开国伯家的大礼抬进了门,太太并两府太太和三位爷在前头支应。知州夫人拜了大媒,过会子就领开国伯大公子进来,给老太太请安。”

谢老太太说好,家里又添一桩喜事,自是值得欢喜的。大家都应景地笑着,丫头们站在门廊下等候,见前面有人来了,恭敬地把人往上房引。老太太也带着清和姊妹们迎出来,知州夫人远远见了便笑开了,扬声道:“给老太君道喜,我这回又保一桩大媒,老太君可怎么谢我才好?”

谢老太太热络地上前牵了知州夫人的手,笑道:“还有什么说的,明儿自叫他们封了两个大肘子,送到贵府上谢媒。”

清和不声不响,朝队伍后头看,一眼便在人堆里发现了李观灵。他收拾得体面又精神,迎上清和的目光,爽朗地笑了笑。

清和红了脸,待嫁的姑娘脸皮薄,一低头间不胜娇羞。清圆上前搀她,忽然听见有人唤了声“四妹妹”,本以为是哪位哥哥,谁知一抬头,竟是丹阳侯家的公子。

清圆有些意外,不明白他怎么会登门上户,转念想想他和李观灵交情颇深,想必是陪同前来下定的吧!

她不便搭讪,客气地微笑,叠拳向他行礼。李从心是多情公子,忙拱起手,长长对她还了一礼。

他们这里多礼,边上的人都看在眼里。这世上最叫人恼恨的,莫过于你素来瞧不起的人,一个个成就都高于你。清如瞧得酸风射眼,心里也愈发不是滋味,不过不平归不平,要说这位丹阳侯家的嫡子,人才相貌倒是万中无一的。他穿一件天水碧的圆领袍,腰上束白玉带,这样颜色于普通人来说不好驾驭,他却能穿得相得益彰。原本家里几个哥哥也算仪表堂堂,但在他跟前,还是彻底给比下去了。

清如脸上颜色不好,一旁的正则看出来了,便咦了声道:“淳之,你们认得?”

清圆已经转身进去了,李从心望了眼她的背影,笑道:“那天春日宴上见过一面,没想到是贵府的小姐。”

清如腹诽不已,她算哪门子的小姐,得脸的丫头都比她强些!好在正则的胳膊肘往里拐,没忘了向他引荐,逐个地介绍着,“这是我妹妹清如,这是我三妹妹清容。”

清如和清容忙敛神道万福,彼此让了礼进去,李观灵已经拜过谢老太太,在下首落了座。老太太的上房里还没撤下地毯,他和清和隔着金丝地衣对坐,偶尔视线交错,便是悠悠一莞尔。

老太太那天在车里,对清圆说过和丹阳侯府不是一路人的话,但见了丹阳侯嫡子还是十分客气的,笑着说:“三公子前几年曾上咱们家玩过,后来想是课业繁重,倒不常来了。”

李从心叉手行了一礼道:“上年往幽州去了,今年开春才回来的。早想着要给老太君请安,只是一直苦于寻不着由头。”

谢老太太道:“三公子可是说笑了,咱们和侯府也算世交,只怕三公子不肯来,哪里要寻由头才好登门!”

他们你来我往说得热闹,清圆只是含笑坐在一旁听他们寒暄。李从心有意挑她对面的位置落座,也没有什么话,手里盘弄着折扇,间或抬起眼来望望她。可她好像没有姑娘家羞赧的那根筋,即便视线交错,她也神色坦然。

如今女孩子是时兴见客的,不像以前那样藏在深闺里,所以她落落大方。也或者实在太年轻,还没来得及开窍,读不懂男人的表情和目光。可惜这样场合找不到机会攀谈,越是远着,越叫人念念不忘。

横竖这场下聘大礼走得很顺遂,那些人的眉眼官司也打得热闹。清如从荟芳园里出来,仿佛看了一场和自己无关的戏,对老太太让她们作陪愈发不满。

“大姐姐定亲,叫我们戳在那里做什么!”她回来同她母亲抱怨,“我看祖母是愈发糊涂了,姨娘养的,倒叫我这正头嫡女做陪衬,不怕自贬了身价。”

扈夫人坐在桌前瞧礼单,指了指托盘里的璎珞项圈道:“你不赏清和的脸,总不好不赏开国伯家的脸。他家的礼算是做足了,几个妹妹都预备了见面礼,可见是有心抬举清和的。”

说起这个便生气,清如愤然道:“那些小娘养的,天生会讨男人的喜欢,开国伯家的就不去说他了,如今连丹阳侯家也上了套,一心盯着四丫头。我原说丹阳侯嫡子好歹是公侯子弟,谁知眼界竟这样低,清圆那丫头龙龙钟钟,除了一张脸,还有什么?”

扈夫人看了她一眼,蹙眉道:“你是谢府嫡女,不端着自己的架子,倒去同她们比较?清和出身虽不高,到底她娘是立了文书抬进门的,配开国伯家确实高攀,却也不算太过。清圆呢,莫说她自己怎么样,有那样一个娘,丹阳侯府纳妾她都不称头,你急什么?”

清如被她母亲戳中了心事,脸上顿时一红,讷讷道:“我有什么急的……”

“当真不急?我可听你哥哥说了。”扈夫人调开视线道,“不过那丹阳侯嫡子,倒确实是个上佳的人选,家世好,模样也齐全。只有一点,这样的女婿,多少人家都眼巴巴瞧着呢,可供他挑选的贵女多了,只怕将来收不住心。”

清如并不赞同她母亲的话,“世上也有专情的男人,潘安守了杨容姬一世,母亲不知道么?”

扈夫人笑起来,“果真女大不中留了……”

话还没说完,婢女彩练送了封书信到跟前,说:“外头不知谁接了,送到门房上的,说请太太亲启。”

扈夫人疑惑地接过来,料着是老爷先遣回来的书信,谁知展开读后,陡然变了脸色。

清如见母亲这样,有些惴惴的,“是父亲的信么?”

扈夫人没有说话,将信倒扣下来,重重拍在了桌上。

第12章

“去门上问明白,这封信究竟是谁送来的。”扈夫人匆匆吩咐,“送信的人现在哪里,想法子找见这个人,我有话问。”

彩练道是,领了命便出去了。

清如有些摸不着首尾,她母亲一向端稳,再大的事发生在眼前也自若得很,这回是遇见了多要紧的变故,竟让她一瞬乱了方寸?她小心翼翼追问:“母亲到底是怎么了?这信是谁写来的?”

扈夫人不好和她细说,转头叫人传孙嬷嬷来。那孙嬷嬷是她的陪房,从娘家伺候到如今,是她顶顶信任的心腹。孙嬷嬷一来她就打发清如,“昨儿让你抄的经书,想必还没抄完吧?过两日去大佛寺还愿要用的,千万别耽误了,你去吧。”

清如不好再说什么,纳了个福便退到外间去,只是脚下踟蹰,没有即刻走远,隐约听见她母亲咒骂,“真真是人心不足!早前给了多少,做什么不是个糊口的营生,如今隔了十几年,倒又来讨要。早知如此,当初就该下了狠心,一了百了……”

不过接了封书信罢了,扈夫人的院子里着实一通忙碌,心腹老妈子来了,派去查探的人也出了二门。挨在假山石子后头的陶嬷嬷回了淡月轩,一五一十把所见所闻向清圆回禀了,笃定道:“看来是太太无疑。”

清圆坐在那里,先前等消息时心里很忐忑,这会子倒可以沉淀下来了。死也做个明白鬼,总得闹清该恨谁才好。给扈夫人的信上其实并未写什么,不过央告夫人,如今家里日子过不得了,请夫人念在以往苦劳,借几个钱儿做本金,一定感念夫人的大恩大德。这世上能直接向节度使夫人讨钱的人不多,自然是手握把柄,才敢开这个口。扈夫人心里没鬼,大可不拿这封信当回事,可眼下她却慌了手脚——家里接连有两桩喜事,老爷不日又要到家,不赶在前头把那些小人债料理干净,回头闹起来,只怕不好收场。

清圆长出了一口气,“太太院子里的人,可往梅姨娘那里去?”

陶嬷嬷说没有,“我在假山后头盯到擦黑,并没见太太的人往榴花院去。”

那么梅姨娘那头,暂且就不必费心试探了,如果两个人有勾结,扈夫人哪里甘心独自遮风挡雨,必定第一时间招同谋来共襄对策。清圆斟酌了下道:“戏唱到了这个份儿上,总要做足为好,银子照收,算是给嬷嬷儿子和底下人的辛苦钱。只是嬷嬷嘱咐他们千万小心些,防着太太发狠,把事做绝了。”

陶嬷嬷道是,“余下的他们自会看着办的……姑娘可要借着这回的东风,扳倒太太?”

一瞬几双眼睛怔忡地盯着她,清圆知道她们担心,淡然一笑道:“事情过去了这些年,就算抖露出来也不会有人做主的。两个姨娘罢了,谁会拿她们的命当回事!只是冤有头债有主,我心里有数,我娘便有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