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2 / 2)

桃李满宫堂 木兰竹 2035 字 1天前

“陛下啊,臣真不会啊!”

“办好了下次出海准你和老幺一起出去。”

“臣遵旨!”凌蔚立刻跪下,郑重磕头谢恩。

黎隶:“……德性!”

“陛下金口玉言!”凌蔚忙道,“可不能反悔。”

“那得你把差事办好了。”黎隶冷哼一声。

凌蔚道:“臣一定尽力!陛下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去去去!朕当然是金口玉言。”黎隶把凌蔚赶走,让他赶快回家想方案。

其实无论有没有这事,下次出海皇帝陛下都准备让凌蔚和黎膺带着太子出去看看。

他那三个儿子航海回来之后,整个人从内而外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眼界也宽广了许多。他十分欣慰。

太子以后是要作为一国之君的,眼界也自然不能太狭隘了。

虽然出海有风险。但是做什么没有风险了?除非把太子关在京城不准出去,不然哪里都有危险。有了黎膺和凌蔚在,危险也不会太大。

看,每次出去凌蔚都会自己把霉运揽住,其他人啥事都没有嘛。

不过出海什么的,朕也很想出去看看啊。以前也南征北战闲不住的皇帝陛下已经很多年没出过京城了。他爱的是马背上的热血生活,又不是逛园子,所以也没有弄个出游下江南什么的。

反正太子也长大了,说不得自己真有机会出去转转,只是那时候不知道自己的身体还禁不禁得住。黎隶叹了一口气,把这念头抛到脑后。

不过念头既然生出来了,就在心中扎了根,只等下次有机会,再冒头。

……听了凌蔚得意洋洋回来邀功,说下次出海一定能带上他两的时候,黎膺顿时哭笑不得。

本来他们就能去啊?他已经得到旨意,在筹备下次出航的事了啊。

皇兄这是用了一个本来就要给他的饵,又把凌蔚诱进坑了吗?凌蔚怎么这么傻?

黎膺想了想,还是没忍心说出真相。

他装作非常惊讶非常高兴的赞扬了凌蔚的牺牲,并且对此表示了强烈的忧虑,说不用这样,大不了下下次去也成,总会有机会的。

看着凌蔚斗志昂扬的样子,黎膺想,要不要进宫跟皇兄交流一下感情(皇帝陛下打了个大大的喷嚏)。

凌蔚接了这差事,也是有自己的考虑的。

若是会给自己惹来大麻烦,他肯定不愿意。

这种官员的考试,其实大晏朝本身就是有的,只是说没有形成一个系统而已。

把大晏朝本身的官员考试,和后世职场面试结合起来,再加上他博览群书,对各地风俗都很了解,考题也是不愁的。

至于面试就更简单了,吏部可以主持第一轮,刷下来一半;再让四部尚书和辅政大臣等主持第二轮,选出前几名,最后皇帝陛下压轴,评出名次,安排官位。

想必其他大人也很愿意露这个脸,这也算是人脉了吧?

不过具体怎么做,还要进了吏部之后,和吏部尚书范毅商量一下。他是去当侍郎的,不是去当尚书的,还是得顶头上司拍板才成。

是的,他又成侍郎了。

范毅在接到有空降兵的旨意的时候,愣了几秒钟,升起“这件事果然来了”的感觉。

凌蔚其他三部都去过了,就剩下吏部没呆过。朝中大臣本就在揣测,什么时候皇帝陛下要把凌蔚扔吏部去——不扔进去他们都觉得不太好了,强迫症啊,少一个地方算什么事啊。

结果,终于来了。

范毅有一种“总算来了”的诡异安心感。

在皇帝陛下给他打预防针,说了凌蔚初步的设想之后,范毅表示要全力支持凌侯爷的改革,凡是反对的守旧派不用凌侯爷出手,他直接拍死。

谁不知道凌侯爷能算上下五百年(好像越来越夸张了),去哪里做事,就能为哪个部门带来极大的好处。现在总算轮到他们吏部了。

这件事做好了,他也能名留青史呢。

这可是创新,这可是改革,这可是别人不敢做的事。

谁都知道改革会在史书上留下痕迹,但没多少人敢做,就是怕失败。

但凌侯爷怎么会失败呢?凌侯爷是再世姜子牙啊(又多了一个称号)。

于是凌蔚到吏部之后,得到吏部上上下下的一致热烈欢迎。

把他吓了一大跳。

工部欢迎他,是因为他曾经和工部大部分人共事过,这吏部是怎么回事呢?

这吏部其实就想着,跟着凌蔚有肉吃,一定要欢迎。

谁不知道其他三部的尚书大人为了抢凌蔚都跟乌眼鸡似的,每次打架的时候都把他们排除在外了。

这让他们很心酸好吧?大家都是四部的,吏部隐约还是四部之首,怎么能不带我们玩呢?

简直不高兴!被排挤了!

现在凌蔚来吏部了,至少下次他们也能加入战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