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2 / 2)

青璃给淳于谙倒了一杯酒,二人分食同一块月饼。不久之后,战事又将进入下一个阶段,也是最艰难的时刻,大秦不是软柿子,不可能一味求和,一定会拿出杀手锏,随时发起反攻。

再次大战,不知道有多少将士埋骨沙场,有时候她觉得还是那些去耕种的人聪明,他们心无大志,活着就是为了吃饱饭,只要这样就能满足。

“好。”

淳于谙点点头,握住青璃的手,他没有多说,此刻却把这句话牢记在心底,当做一个承诺。

突然,台下传来一片喧哗,拔河比赛终于有了结果,在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考验的无非就是耐性和坚韧的精神,僵持良久,终于有一方取胜。

获胜那方并没有得意,他们心里有着对对手的佩服,胜负已分,他们走到对面,紧紧地拥抱对方的兄弟们。

一场拔河比赛,无形中又增加了众人的感情,这正是青璃要的效果。紧接着都是一些士兵们才艺展示,他们用自己不同地方的家乡话送祝福,大多地方方言,众人听不懂,而听懂的人则是一脸激动的大喊,“老乡”。

青璃很喜欢山里的小调,放牛放羊的曲子,江南女子的采莲曲,每次听的时候闭上眼睛,脑海里总能出现那一幅幅美好的画面。

中秋之夜,士兵们喝得尽兴,有溧水城挡在前面,泗水城很安全,他们比过年的时候还要放松,有些人喝得酩酊大醉。

等待士兵们散去,已经到了子时,青璃也喝了不少酒,淳于谙扶着她下了高台,二人一路回到营帐,文氏还没有休息,正在等候二人。

“娘,您怎么没有睡下?”

这边临时准备出一个小院子,在僻静的角落,麦芽和麦冬已经搭理妥当,换上新被褥,燃上了熏香,还算比较舒适。

“今天高兴,就多了点感慨。”

文氏一直在台下看着,她感染了士兵的情绪。思绪就回到了从前,成亲的时候,老爷经常和她说北地的将士们,她当时只觉得被冷落,体会不到他的心情。

今年到北地,在这里过了第一个中秋,完全颠覆文氏原来所有的思想,她慢慢地发现了这些士兵们可爱之处,深受感动。

青璃给淳于谙使了一个眼色,昨夜二人你侬我侬,今日不能在同床,她还想睡一个好觉。淳于谙假装没看见,磨蹭着,时而用幽深的眼眸紧紧地盯着她。

“好了,时间不早,你们夫妻也早点歇了吧。”

淳于谙一直赖着不走,文氏这个做娘的怎么可能不明白他心中所想,无奈地挥挥手,夫妻之间的事,她一个老婆子也管不了。

青璃还指望文氏打发了淳于谙,她囧了囧,只得不情不愿地退下,随着他出门。

入夜,军营里一片宁静,偶尔有士兵们打呼噜的声音,传的很远,站在院子里,清风明月,倒是有一番意境。

“夫君,我今晚宿在哪里?”

这个小院子一共有两间房,一间给文氏,一间住着丫鬟婆子,她突然发现,根本没有给她安排房间。

“你说呢?”

淳于谙的话已经说得非常明显,让青璃脚步一顿,她低垂着头,心里抑郁,有这个魔头在身边捣乱,今夜也不用睡好。

二人进入淳于谙的院落,里面有一个浴间,青璃在内洗漱,淳于谙在外间擦洗。等洗漱过后,淳于谙丝毫没有入睡的意思,穿戴整齐地站在外间等候。

“你是让我宿在这里,你去外面?”

青璃见他外衣穿得整齐,又换了一套新衣,一时间有些迷惑。

“是我们都去外面。”

淳于谙抱着青璃,二人手拉手,施展轻功,越过几个院子,来到不远处一颗粗大的树前。这颗大树至少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树根已经延伸到几米之外,至少也要十几个二十人合抱才行。

虽然到了秋日,树上的叶子浓密,有的叶子泛黄,却没有落下。站在树底下,一片黑暗,因为枝头太浓密,月光无法透过树间的缝隙留下斑驳的影子。

“上来,给你准备的小惊喜。”

去年,青璃给了他一个惊喜,淳于谙深深地记在心里。今年绞尽脑汁,为此早早地准备好,就等着这一天的到来。

二人飞身上了树梢,上面另有乾坤。这是一个精致的树屋,隐藏在高大的树冠里,走进去,里面燃着油灯。地上是大秦的花纹毛毯,踩上去松软,外面有一个小间,有沙发小几,四周摆放着一些装饰品,穿过屏风,是一片粉红色的世界。

床榻并不高,上面垂着粉色的纱帐,铺着软软的被褥,角落有一个小窗户,已经关上。树屋比较矮,上面是尖顶,淳于谙需要低着头弯腰才行。在后面还有单独的洗漱室。

青璃前前后后走了一圈,有震惊,有惊喜。很久很久之前,在皇家狩猎场,雨中迷路的时候,二人曾经独处在树洞之中,她随口说过一次,没想到他一直记着。

------题外话------

谢谢三月帮助我露脸,投月票,评价票支持的妞们~

美人们投评价票请给五星,客户端选择经典必读,谢谢大家

因为要完结了,所以和美人们预定下四月的月票,鞠躬,么么哒,更新上尽最大努力

二更下午,我目前也不知道几点,虽然是愚人节,汗哒哒

☆、第055章 有个地方(二更)

过了中秋以后,平阳的天儿一个变化,到了农历十月初,迅速降温,没几天便落了雪。

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青璃都没见到夫君淳于谙,自从中秋那夜,二人再次在树屋里*之后,她独守空房到现在。即便是知晓他就在不远的泗水城,可她仍旧抽不出时间来。每天都在忙碌,为一些琐事操心。

天寒地冻,青璃早早地穿上了棉衣,晚上内室要点燃炭盆,不然她觉得屋内一股冷风到处乱窜,于嬷嬷年龄稍微有点大,更是受不得寒,前几天倒洗澡水的时候受风,一连好几天没有下去炕。

在京都习惯了睡床的文氏,到平阳之后也不得不改了习惯,早早地住进了暖阁里。文氏怕冷,白日里几乎都在炕上坐着,和家里的下人们吃茶聊天,提前做好猫冬的准备。

青璃作为府上当家主母,日子可没那么悠闲,每天都要出府奔波。城郊荒地已经开荒了好大一片,众人的积极性很好,己方十天发一次工钱,他们想到回家的路费充裕,还有一部分银钱拿回去,干得更加卖力。当然,也有几个人,品行不端,得到了银钱,活儿却没干完,三更半夜卷着包袱跑了,怕苦怕累。

对于青璃来说,几百文不算损失,至少让她看清楚一个人。不能保证每一个人都具备勤劳朴实的特质,所以留下来的人才是她愿意培养的。

有人逃走,他们的被分配的田地空余出来,多一半没有深犁,其中王山蛋带头,天不亮就起来做工,慢慢地,大家都去搭把手,这才赶上了进度。